国内外经典商业综合体改造案例分析

作者:万维商业空间设计时间:2021-11-08 15:21:43浏览:4310次

如何打造与众不同的商业空间?

资料来源:戴德梁行 & 日本GARDE设计公司

 

消费人群的演变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升级。在这个全新的消费时代,如何打造与众不同的商业空间,如何让业态与品牌的组合与商业空间相辅相成,成了当下商业体能否吸聚眼球的重要一环。

 

最新的案例出现在今年9月底,“大黄鸭之父”霍夫曼参与设计的华润万象天地开业,其凭着商业空间设计的美感与优质业态组合,无疑成为一座让行业人都为之惊艳的商业体。从中我们看到,一个成功的商业空间打造,在于深度植根当地的区域和文化特性,同时高度匹配新兴消费人群的需求和口味。但不仅仅是全新的商业体,经营数年的老牌购物中心同样面临转型和改造,否则是对商业生命力极大的损耗。

 

由此,戴德梁行携手日本知名设计公司GARDE举办的“零售规划及商业空间设计研讨会”,双方就6个国内外知名商业体的改造案例进行深度剖析,从中总结出一套新消费趋势下老旧商业的“焕新之道”:

 

GARDE知名日本设计师斋藤新先生认为,对全新商业体而言,成功的设计趋势在于深植当地的区域特性;而老牌商场亦无需大幅度调整硬体,仅从商业构成入手,亦能创作出推陈出新的设计构造。

 

戴德梁行北中国区商业地产部董事及主管罗俊崴先生,则总结出未来新商业迎合消费需求升级的三个锦囊:多元跨界体验、生活方式诠释、以及社交空间营造。

 

下面将从6个具体案例解析老旧商业的“焕新之道”,其中包括多种商业类型,如交通枢纽型商场、核心商圈购物中心、经营十年级别的老牌商场、亦有购物中心的局部改造,甚至百货转型写字楼+Mall的案例。

 

01

NEWoMan

全球日均乘客数最大的新宿车站商业体

营业面积:7600㎡

店铺数:约100个

开业时间:2016年3月25日(一期)

2016年4月15日(二期)

 

有数据统计,日本新宿车站每日乘客量达335万人次,是全球日均乘客数最多的交通枢纽站,而由JR东日本铁道公司打造的NEWoMan,是接驳这座大型交通枢纽的商业体。

 

 

仅从字面上理解,这个项目综合了「NEW」和「woman」两个词汇,意味着这是一座专门为新时代女性打造的商场,因而其整体定位是强调为女性带来经验和价值,而非强调商品本身。在设计理念上,最大亮点在于整合了车站与NEWoMa的设施,以“一个城区”的概念打造,从而模糊了车站与店铺间的界线,保持了整体环境风格的一致性。

 

具体是如何做到呢?

 

1.利用天花、地坪的错位,以及店铺立面内缩等设计技巧,刻意模糊了商场设施和公共空间(如走道、扶梯周边等)的界线,促使人流可以由车站自然导入商场;

 

2.丰富公共区域的空间,例如在墙面增加绿植摆设等小技巧,设施用材、色彩运用亦有讲究,加上简洁清晰的导视图标,让空间整体信息量丰富;

 

 

3.把死角活化更生,优化其公共性,其中重点在于找出空间的死角,如扶手电梯下的角落等,可以通过增加摆设或绿植等,将其充分利用;

 

*善用植物景观帮助室内环境更显开阔;

*从品牌挑选到店铺内装环境设计,都要严格把关,才能提升设施整体质感;

*景观设计相辅相成;

*分清站内与站外的空间特性,活化商业人流回游性。例如NEWoMan在站内、站外均设有美食广场:

 

站外型Food Hall在店铺设计上更多是呈现开放式的厨房,让消费者可以慢悠悠享受一顿美餐,并且看到食物的制作过程;而站内型的美食广场,则因考虑到消费者的坐车时间,强调即时和便利,多以柜台式的布置,放置消费者随手可带走的食物为主。

 

总结一下这座开放式城市街区商业的设计重点:

 

01.模糊公(公共区域)与私(店铺)的界线;

02.丰富饱满的公共区域设计,增強公共性;

03.活化死角更生;

04.灵活善用植栽景观;

05.严选品牌,强调店装质感;

06.清楚区分站内型和站外型商业特性,促进商业人流回游;

07.景观设计的相辅相成。

 

02

G SIX

银座里的新潮流

营业面积:4.7万㎡

店铺数:241个

开业时间:2017年4月20日

 

说起银座,首先要介绍一下它所处的地理环境。这里曾是日本的钱币铸造厂,也是目前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繁华街之一,至今仍保留有日本传统文化,是东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及商业特区,也正因此,近些年银座的客群中多了一批新鲜面孔——海外观光客。

 

 

几乎每一座城市,都存在这么一个文化与商业融合共存的地方,处在这样特殊地段的购物中心应如何打造,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,笼络区域内的全客层?银座新开业的G SIX或许就是值得借鉴的案例,其采用高雅、气质、潮流的环境设计,同时活用日本传统文化,宣扬一种潮流、优质的生活方式。从项目的外立面来看,大量采用日本传统建筑中“屋檐”、“暖帘”的设计元素,产生一种还原日本老式建筑的效果。

 

进入内部空间,可以看到天花板是运用了传统建筑元素中的“格扇”,而通道设计则采用了“小巷”的设计元素,通过动线和照明的引导,让顾客犹如穿梭在日本古老的小巷中。观察消费人群,G SIX注意到生活在银座附近的居民中有不少长者,不愿错过“银发经济”的G SIX在商场内布置了大量休息座椅,让老人家逛累了有地方休息。

 

值得一提的还有为游客提供资讯的服务台,其不仅提供常规的导购、咨询、物品借用等服务,还为观光客提供手信购买。

 

 

善用艺术品,将艺术融合内装设计也是G SIX的亮点之一,例如其天花吊顶灯便是采用日本著名设计师的南瓜灯设计。融合艺术元素的还有导购手册,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商品导购,而是在各个楼层的导览中,标注艺术品所在楼层以及艺术品的相关介绍,让消费者仿佛参观一座美术馆一样。

 

积极打造公共空间(设施),这或许是日本商业的超前所在。G SIX不以区区商场自居,更多是考虑到与整体城市环境的连结与平衡,在空间设计上注重商业与城市环境的一体感。

 

 

当然,空间环境的完美设计离不开与主力店的高度配合。G SIX引进著名的茑屋书店TSUTAYA,而这家茑屋书店又与其他门店不同,其差异性就体现在:

 

1.主售常规书店不多见的大型美术专业书籍;

2.传统工艺品的代客定制与贩卖;

3.长期能在此看到艺术家的最新作品集展览;

4.更大创新在于与星巴克合作,不仅可以将茑屋书店未付费的书籍带到星巴克阅读,还专供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咖啡菜单,甚至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咖啡豆寄存在店里,这无疑是创造出新的需求蓝海。

 

另外,G SIX还能为VIP提供特殊服务,如预订场地,提供符合其级别的空间设计等。

 

总结来看,G SIX是将日本传统文化融合新时代元素,并将对消费者的款待之心化为具体行动,渗透在空间设计、业态与品牌布局和人性化服务的方方面面。具体可总结为以下五点:

01.重视区域特质,将日本传统元素巧妙的运用并转换为现代设计语言;

02.在充分掌握顾客特性之下的环境打造;

03.强调艺术主题的空间,打造丰富的公共区域;

04.贯穿、应用于各主力店的商场主轴;

05.针对特殊级别的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。

 

03

上海大悦城

针对10-20岁女性客群的购物中心

前两个均是解析全新购物空间的整体打造,接下来上海大悦城的案例,则是在原有建筑上进行局部改造。改造的风格如何在与原建筑融合前提下焕发新创意,成为此次改造的重要课题。以日本GARDE设计公司曾参与上海大悦城女性内衣,和潮流服饰两大区域的改造为例。

 

先说说内衣区域。

 

由于原内衣区域空间纵深较深,从主动线视角来看,里面表现空间较窄小,故GARDE设计公司尝试将周边公共区域整合起来一并改造,开拓区域的里面效果。进而是重头戏——空间设计。通常内衣予以人们柔软、舒适的感受,因此其店铺整体设计采用“蚕茧”的主题元素,带出表现内衣卖场的特色设计。

 

 

*1以茧作为设计形象,表现仿佛肌肤被包裹着的效果,从区域入口一路沿主动线展开;

*2通过限制店铺专柜的设计,如店铺之间无隔墙、不起高柜等,帮助空间更显宽敞,从而达到优化整体区域的效果;

*3统一的设计还能让顾客在店铺间逛游时更自在走动,不特别意识品牌的切换。

 

 

接下来是潮流休闲服饰区。原空间设计单调的动线规划,容易导致店铺产生优劣的条件差异,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增加了租金谈判的繁琐。因此,GARDE设计公司在这片区域的首要改造任务便是将动线灵活调整,帮助各店铺有更多立面的表现空间。

 

而前面提到,上海大悦城定位的目标客群是10-20岁女性客群,是当下最活跃的群体,最终潮流休闲服饰区的设计主题定为:街头风。

 

 

01.从进入这片区域开始,每间店铺外立面设计采用统一的设计外框,让顾客能同时感受到品牌个性和整体环境统一的效果;

02柱面等公共空间环境也要加以相应的设计,增强环境特色及统一感;设置统一的店铺招牌规范,也能够增强整体环境的设计感与规范感;

03同时,区域内公共环境设计又要与购物中心本身突出差异化,让人一眼能够识别并产生兴趣;

04主题空间设计要时刻围绕让人真实走在街头逛街的感觉;休憩空间、电梯间也配合街头风的设计感。

 

 

总结来看,通过设计打造差异化要注意三大要点:

一、区域性与目标客群的设定,无论设计如何出众,只要把区域与目标客群设定错误便毫无意义;

二、环境的主题性与设计概念,不建议太依赖一时流行,应更关心本质;

三、树立店铺规范,让顾客能够更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,以及考量到日后店铺更换的便利性。

04

北京盈科中心

商业改造+跨界业态引入

改造前,北京盈科中心还是以4.7万㎡太平洋百货为主导的百货+写字楼商业体,基汇资本收购后,耗时两年重新设计、定位及改造后,商业面积减半,但商业内容却更加精致和有特色。

 

01.改变传统百货逼仄的商业环境,而打造25米挑高、大面积自然采光的中庭,使空间更加宽敞舒适;

 

02.同时将商场重新定位,引进更多时尚、新颖的业态和品牌,迎合区域内中高端品质消费需求。

 

例如引进CINKER CINEMAS三克影院,打造北京首家全VIP厅观影空间,3间多边形影厅,87席特别设计的半躺式可调节观影沙发组合,开创了北京首家“观影+品美酒美食”的精致影厅。其中美食并非电影院“标配”的可乐爆米花,而是引进当代亚洲潮流风格美食品牌PIC CAFÉ,主打POKE BOWL健康餐、甜品和精调鸡尾酒组合。

 

 

老商业焕新的核心要点:

  • 全面升级商业空间及场景,尝试多元跨界,丰富消费者体验,让老商业打响新品牌;

  • 巧妙融合业态、品牌和商业场景,展示商业中心全新格调与多重生活体验;

  • 对商业中心进行重新定位,专业化设计,针对区域消费人群进行个性化定制,凸显未来生活消费理念。

 

05

西单大悦城

老牌地标打造新空间

2017年,是西单大悦城开业第十个年头。商场硬件设施陈旧、室内设计缺乏亮点、业态和品牌组合老化等问题浮现,西单大悦城意识到发展陷入瓶颈期,而自2016年启动调整升级。调整第一年的西单大悦城已被业界评价为“最老的大悦城,最年轻的大悦城”。

 

从何体现?

 

2017年8月,西单大悦城的首条主题街区“样街”开街,戴德梁行介绍,样街以年轻人为目标人群,以“文艺&潮酷”、“活力&时尚”为标签,多层次切割、多色彩运用,打造诠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街区。

 

1)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内,趣味与冲撞成为设计的关键词;

2)迷幻隧道扶梯、奇妙魔镜走廊、个性涂鸦喷绘,以及适合发呆放空的秋千广场,形成“街头印象”的原生传播场景;

3)利用业态组合多元化的概念,共引进29个“街头品牌”,如线上落地线下的手指滑板店、首进中国的变态奶昔、首进购物中心的纹身店,手账集市等。

 

打造主题街区的核心要点:

1)尊重当下年轻消费特征和思维升级理念;

2)业态、品牌和商业场景巧妙融合,在商业氛围上做足文章,玩出新花样。

 

06

三里屯太古里

北区N8楼华丽变身

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区∙N8改造,由原来的万宝龙亚洲旗舰店,变成别具一格的复合餐饮空间,改造方案从2015年3月开始酝酿,历时两年亮相,如今成为太古里的全新社交天地。

 

从建筑设计上看:

1)改造后,东西两侧外立面像落地窗一样可完全打开,使原本封闭的室内空间变成露台,呈现极好的开放性及互动性。

2)在原外立面上增加铝制挑檐和格栅,丰富外立面视觉效果

 

 

从业态和品牌组合来看:

*仅引入3家餐饮品牌,却融合了烘焙、简餐、餐吧、法餐、酒廊等品类,以多样化的餐饮组合带动全天候的人流,分别布局在N8楼1-4层;

*为期一个月的Armani Box美妆快闪店,提供限量彩妆和美妆定制,吸引明星和网红纷纷来打卡。

 

老商业焕新的核心要点:

*从消费者的角度,N8楼采用全新建筑设计,呈现极好的开放性及互动性;

*引入精致餐饮品牌,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重创意、重品质、多元融合的消费理念;

*绿植+偏工业风的室内设计风格,营造开阔舒适的生态社交氛围,而“美食+酒廊”模式,则是定义了社交的新玩法。

 

总的来说,零售市场在日益丰富的同时,日趋激烈的竞争也给购物中心的招商和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。未来商业将被赋予更多社交化属性,社交元素则在激烈的竞争中将焕发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、吸引大批客流,老商业转型应注重打造特色个性的社交空间,迎合社交化趋势。

 

“商业每一次全新探索与尝试,都是在迎合消费习惯改变、和消费需求的升级。未来商业势必将呈现创新、体验、智能、场景、多元融合的新格局。” 戴德梁行北中国区商业地产部主管及董事罗俊崴表示。

 

来源:赢商网 陈佳妍

文章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仅做转发分享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!

推荐阅读:
新加坡顶级商业景观设计案例赏析
https://www.onewedesign.cn/share/521.html
韩国儿童主题商业案例解读
https://www.onewedesign.cn/share/250.html

在线咨询


QQ咨询


微信咨询
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