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区商业的十大发展趋势
据统计,目前我国社区商业总体量在10亿㎡以上,头部开发商也积极拓展社商产品线,在去年全国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有1000余个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社区型商业,商业体量多集中于5-10万方。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,满足“家门口”消费需求的社区商业,成为当下最受关注,也最具有提升空间的商业类型之一。本期整理总结了社区商业的10大发展趋势,希望能借助具体案例为您提供趋势判断的理论依据。
据统计,目前我国社区商业总体量在10亿㎡以上,头部开发商也积极拓展社商产品线,在去年全国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有1000余个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社区型商业,商业体量多集中于5-10万方。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,满足“家门口”消费需求的社区商业,成为当下最受关注,也最具有提升空间的商业类型之一。本期整理总结了社区商业的10大发展趋势,希望能借助具体案例为您提供趋势判断的理论依据。
在风起云涌的传统零售市场,近年来中国零售业各个业态增速较为缓慢,百货作为传统市场的代表之一,面临着新零售模式带来的巨大市场冲击,但是百货的未来该如何构建?如何才能适应新零售市场使百货成功转型? 截止到今年,新常态和市场竞争因素影响下的市场形势依旧严峻,除了一些传统购物电商平台之外,又新兴了其他购物渠道,与这些丰富有趣的消费行为相比之下,百货业态普遍面临压力,传统模式在消费者吸引力方面有点力不从心。
同样是在1990年1月12日,日本股市暴跌70%。泡沫经济支撑的繁华假象从此破灭,日本经济陷入长达20多年的停滞期。尽管日本当时正处于泡沫经济破灭的多事之秋,但京都站重建计划却并未就此搁置。京都市将该计划列为“平安京迁都1200年纪念事业”的重要篇章,这样的定位背后反映出当地政府对京都再开发的愿景。 针对这次国际设计竞赛,JR西日本铁路公司提出了明确的诉求:从明治时代以来,日本的“车站”已经有着固定的形式,希望新京都站能够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新的东西。我们不想使用神社和寺庙这样的建筑风格,而是想要把今日京都的体验、享受与便利融入新车站大楼,这个想法对京都站大楼来说是共通的。由此为新京都站设计指明了方向。
一家只有5000㎡的小商业体,地理位置一般,改造投入非常低,甚至连空调都没有,但就是这样一个棘手的项目,却变成了INS上时髦人的根据地,国际友人都要旅游打卡的目....
从消费者视角看,到底什么是好的商业动线规划?对消费者而言,去逛商场的行走动线大致如下: 开车来的: 到商场停车库--找到去商场的电梯--到自己要去的楼层--找到目标店铺--进店消费--离开--(逛其他店)--返回停车场--付车费离场
在主题营造方面,韩国百货突破以购物为主的传统百货商场形态,转变为体验式卖场,关注顾客的体验需求及生活方式,加强体验式专门店的概念。韩国商业设计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了,那韩国商业的“成熟”都是“熟”在哪里?
VMD(Visual Merchandising Design),又称视觉营销,场景营造在商业中的权重在不断加大,开发商、运营商在VMD视觉营销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。VMD技术可以为商业地产及零售提供怎样的红利,是业内人士关心的重点。据统计,如果能正确运用VMD,销售额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0%。那么如何正确利用VMD满足新零售需求、增加顾客黏性呢?本次借鉴最前沿的商场VMD规划设计理念,结合商业空间规划设计与卖场品类规划,融合卖场软装规划,以当下新零售趋势来重塑VMD,深入新时代商业视觉营销的全方位解读与落地执行。
古有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 现有“得消费者得天下” 随着经济的发展,消费者心理的日渐成熟,千篇一律的商业模式:看电影、吃饭、购物已不能满足全部人的需求,尤其是元宇宙爆发,让人们的体验更进一步,将沉浸式体验推入新天地。